开云下注· (中国)官方网站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办学数据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机关部处
教学单位
教辅/科研单位
群团/附属单位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授名录
人才培养
专业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继续教育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科研平台
重点学科
成果转移转化
华农学报
校园文化
大美华农
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
校园文化路线
华农人物网
对外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本科生 研究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校标识
信息公开
来访预约
学术动态
首页
学术动态
2022-03-23
我校谢勇尧/陈乐天课题组揭示脂质转运蛋白通过脂质传递接力调控水稻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制
3月21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IF5Y2020:5.223)在线发表了题为“OsLTP47 may function in a lipid transfer relay essential for pollen wall development in rice” (https://doi.org/10.1016/j.jgg.2022.03.003)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个花粉壁发育必需的脂质转移蛋白OsLTP47通过脂质传递接力调控水稻花粉壁发育的分子机制,拓宽了我们对脂质转运蛋白在花粉壁形成过程协同作用的认知。 植物花粉壁为花粉提供了物理和化学的保护屏障,使得雄配子免受于各种环境的胁迫。水稻花粉壁发育过程需要花粉壁组分的正常合成和运输。目前涉及花粉壁组分合成的调控网络相对完善,但涉及花粉壁组分运输过程的调控网络尚不完善。 该研究通过筛选钴60γ射线随机诱变获得一个雄性不育的水稻突变体,然后利用图位克隆、功能敲除和功能互补等手段,证实一个假定脂质转运蛋白基因OsLTP47是控制该突变表型的目标基因。通过亚细胞定位和体外脂质结
2022-03-21
罗必良教授团队在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发表论文
日前,我校罗必良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Energy Research Social Science》(SSCI,JCR Q1)发表论文 “Understanding pollution behavior among farmer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s and political identity on reducing straw burning in China”(https://www. journals.elsevier.com/energy-research-and-social-science/news/energy-research-social-science-tops-recent-journal-rankings),罗必良教授为通讯作者,其博士生郑沃林为第一作者。ERSS是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期刊,旨在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特别鼓励跨文化、比较、混合方法的研究,以探讨能源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新影响因子为6.834,在交叉社会学科期刊中排名前列。 秸秆焚烧可能导致严重的雾霾,并对人类健康造成
2022-03-16
食品学院博士生在食品领域国际期刊发表综述文章
近日,我校食品学院2019级博士生在食品领域国际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plex optical bioassays for food safety analysis: Toward on-site detection”的综述论文( 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12914)。该期刊2022年IF为12.811。食品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关甜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 传统生物分析法存在检测靶标数少、灵敏度低和依赖大型仪器设备等局限性。近年来,基于光学生物分析的多靶标检测技术因检测限低、速度快、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热点之一。该文章全面综述了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相关的多靶标光学生物分析法,包括位置分辨模式(多检测线/点试纸条、试纸条阵列、微孔板阵列、微流控芯片阵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阵列)和信号分辨模式(广谱性抗体/适配体、多色可见光/荧光探针
2022-03-09
贾海薇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等单位在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发表学术论文
日前,我校公共管理学院贾海薇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SCI,农林科学二区,最新影响因子为6.576)上发表了着重关注“粮食安全”领域,题目为《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Household Food Consumption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land Transects in Inner Mongolia, China》的学术论文(https://doi.org/10.3389/fnut.2022.810485)。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杨婉妮(博士后)为第一作者,我校公共管理学院贾海薇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论文识别了内蒙古地区农户(+牧户)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自西向东”的区域梯度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差异特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机制,为改善农牧区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提出了科学建议。该论文为我国在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存在的大国际环境下,如何做好区域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差异化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为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政策制定与
2022-03-01
肖好章教授团队在语言学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月11日,语言学国际权威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JCR语言学学科一区排名9/193) 在线发表了我校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肖好章教授的学术论文,题为 Role-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for FLL: A sociocognitive UBL perspective (角色型交互分析外语教学:社会认知使用型语言学视角)。该文是肖好章教授基于2018年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教育)“角色型交互外语教学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社会认知角度探讨了基于使用的语言学整合模式,即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观点的有机协同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角色型交互分析教学法”,聚焦互文提示中支撑、跟踪和测量学习者学习口语语法和语用行为特征。该文基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应用推广的实证研究,分别通过显性和隐性分析组,即两种不同的角色型交互分析,考察学习者对目标特征的吸收。研究结果验证了 ‘整合使用型语言学模式’对学习者在语法特征学习、语用特征的发展以及表达社会角色语用意义的恰当性
2022-02-25
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开发一套高效的模块化荧光融合蛋白工具箱AioFFP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20=9.803,生物学/工程技术1区)在线发表了题为“All-in-one: A Robust Fluorescent Fusion Protein Vector Toolbox for Protein Localization and BiFC Analyses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pbi.13790)。该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特异核酸序列引导Gibson组装介导的模块化载体工具箱AioFFP(All-in-one Fluorescent Fusion Protein Vector Toolbox),用于高通量分析植物蛋白亚细胞定位和蛋白体内相互作用。 基于荧光蛋白标记的蛋白定位(FTPL)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是在植物体内分析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常用工具。相比于以往使用的多个质粒共同转
2022-02-17
我校李远友教授课题组在农学Top期刊JAFC发表封面论文
2月10日,我校海洋学院李远友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ilapia can be a beneficial n3 LC-PUFA source due to its high biosynthetic capacity in the liver and intestine”, 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于农学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论文网址: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afc.1c05755)。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是人和动物体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必需脂肪酸,对于促进人的大脑发育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故有“脑黄金”“心脑金”之称,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多种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2)及碳链延长酶(Elovl5)的作用下,机体的n-6和n-3 LC-PUFA分别由亚油酸(LA,18:2n-6)和α-亚麻酸(ALA,18:3n-3)作为前体合成而来。陆生养殖畜禽动物(猪牛羊鸡等)
2022-02-02
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生张以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揭示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spike蛋白的三维结构
2022年1月27日,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生张以农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ultiple conformations of trimeric spikes visualized on a non-enveloped viru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114-0)。该论文首次解析了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病毒)spike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开云下注· (中国)官方网站动物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亚热带桑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张以农为第一作者,这也是张以农2019年以并列第一作者在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4-019-0320-0)发表题为“Conservative transcription in three steps visualized in a doubl
2022-02-01
王海洋、沈荣鑫团队在植物学权威期刊综述谷类作物叶夹角研究的最新进展
1月25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海洋教授团队在植物学权威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即时影响因子12.05,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 “Leaf Angle: A Targe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in Cereal Crops Tailored for High-density Planting” 的研究综述(论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075761/)。本文全面论述了目前关于叶夹角形成的细胞学与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作物叶夹角研究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并为培育耐密理想株型作物新品种提供有效策略。博士后曹莹莹和博士研究生钟卓君为本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开云下注· (中国)官方网站沈荣鑫副教授和王海洋教授。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科学家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玉米是世界性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近几十年来,以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群体光合效率为目标的理想株型育种是提升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
2022-01-24
唐明教授团队在丛枝菌根磷营养转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年1月17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IF2020=10.152,生物学一区Top)在线发表了我校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唐明教授团队题为“A SPX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e transporter from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handles phosphate homeostasis at symbiotic interface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s”的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丛枝菌根真菌异形根孢囊霉中一个含有SPX结构域的磷酸盐转运蛋白RiPT7参与丛枝菌根共生界面磷平衡与输出过程,调节菌根共生体发育和提高菌根植物对土壤磷的摄取,揭示了丛枝菌根真菌精细调控共生界面磷营养转运新的分子机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分子机制是植物微生物学长期关注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丛枝菌根磷吸收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宿主植物磷转运过程
2022-01-15
肖立华和冯耀宇教授团队在兽医寄生虫学权威期刊发表系列特邀综述
开云下注· (中国)官方网站新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肖立华和冯耀宇教授团队,在兽医寄生虫学权威期刊发表系列特邀综述,系统阐述了人兽共患病原的传播与家畜集约化养殖之间的关联,强调其中高致病性微小隐孢子虫近期在我国逐步涌现,提示该病原可能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基于此,建议从全健康(One Health)和生物安全角度,加强对与集约化养殖相关的人兽共患病原的监测和防控,从动物源头遏制病原传播,以减少相关疾病对我国公共卫生的危害。文章分别发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全文链接如下:1.Association of Common Zoonotic Pathogens with 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icb.2021.810142/full2.Emergence of Zoonotic Cryptosporidium parvum in China:https://authors.else
2022-01-14
植保学院周国辉、张彤团队揭示植物-病毒-昆虫三界生物互作的新机制
2022年1月12日,我校周国辉教授和张彤副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Plant(IF2020=13.164,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A viral protein orchestrates rice ethylene signaling to coordinate viral infection and insect vector-mediated transmiss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通过调控寄主水稻的乙烯信号,协调病毒侵染和昆虫介体传播的分子机制。植物病毒引发的病害严重制约我国和全球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目前已报道的植物病毒中有约80%依赖于昆虫介体的传播。虫媒病毒病害的防控既要控制病毒本身,又要控制介体昆虫传毒,防治策略复杂、难度很大。因此,加强病害循环中植物-病毒-昆虫这三种跨界生物间互作的分子信号及分子机制研究,进而发展更高效控制虫传重大病毒病害的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是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
2022-01-12
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开发几乎无PAM限制的高效广靶向植物腺嘌呤碱基编辑器PhieABEs
近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20=9.803,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PhieABEs: a PAM-less/free high-efficiency adenine base editor toolbox with wide target scope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地址:https://doi.org/10.1111/pbi.13774)。该研究利用高活性腺嘌呤脱氨酶、单链DNA结合结构域(DBD)与广靶向的SpCas9变体,成功开发了一套几乎无PAM限制的高效广靶向植物腺嘌呤碱基编辑器PhieABEs (plant high-efficiency ABEs),为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并对其他编辑系统的改良具有参考意义。通过将腺嘌呤或胞嘧啶脱氨酶与Cas9缺刻酶(Cas9n)融合而成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s)和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
2022-01-11
许益镌教授在昆虫学权威期刊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上发表特邀综述
近日,我校植物保护学院许益镌教授联合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Edward L. Vargo教授、日本琉球大学Kazuki Tsuji教授和澳大利亚的Ross Wylie博士在昆虫学权威期刊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IF5YEAR=20.265)上发表了特邀综述“Exotic Ants of the Asia-Pacific: Invasion, National Response, and Ongoing Needs”。 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人口的38%、GDP总值占世界60%、贸易占世界47%,并在未来几年人口规模和贸易量将持续快速增长。明确亚太地区外来蚂蚁的入侵现状、分析入侵蚂蚁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该地区仍至全球有效控制入侵蚂蚁的危害至关重要。文章对入侵蚂蚁在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等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生态危害、扩散模式与发展态势、以及各国家和地区对外来蚂蚁的预防与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文章最后还从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建立亚太地区入侵蚂蚁管理协作网络、提升入侵蚂蚁科学专业知识普及等方面进行了展望。该文的发表表明我校在生物入侵研究领域的工作得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46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3
/
34
跳转到
学校要闻
2025-02-05
我校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中再创佳绩
2025-02-04
【2025新春特稿七】 开放办学,合作共赢,推进国际化高水平大学建设
2025-02-03
【2025新春特稿六】大美华农,浸润无声,着力提升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能力
2025-02-02
【2025新春特稿五】攻坚“双一流”,服务“百千万”,高质量书写“强农”答卷
2025-02-01
【2025新春特稿四】 引育并举,铸魂强师,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媒体华农
2025-02-08
【南方网】如何抓好科技创新?“新春第一会”后广东高校这样做
2025-02-07
【广州新闻联播】锚定高质量 领航新发展|从千年商都到未来智核 以“12218”解锁广州发展密码
2025-02-06
【南方+】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一体化改革服务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2025-02-06
【广州日报】开云下注· (中国)官方网站校长薛红卫:全面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新利官方
|
华体会体育(中国)hth·官方网站
|
米乐平台
|
米兰网页版登录入口
|
江南游戏平台(官方)登录入口
|
体育365「中国」官方网站
|
c7娱乐游戏(中国)有限公司
|
英亚体育国际(中国)有限公司
|
米兰手机版app
|